城南美文冰糖炖雪梨班曹钰洁

小编评述:这是一篇文风细腻的读后感。作者以此梨及彼梨,用感人的笔触描写了可亲可爱的外婆,对儿时的自己无微不至的照顾。再过一些时日,几幢几楼几号也许不再有人记得,但那一碗冰糖雪梨,会永远散发着迷人的清香,久久不散……本文获得萧山区暑假读好书征文比赛二等奖。

冰糖炖雪梨

班:曹钰洁

指导老师:曹赞英

在我眼中,汪曾祺先生不仅仅是一位著名作家,更是一位热爱生活的美食家。在他的散文中,介绍了“论十”卖的宝珠梨和通红的如火把一般的火把梨。隔着书页,我似乎闻到了梨的清香,而我的思绪渐渐向着过去飘去,回忆如潮水般翻涌……

记忆中,外婆家的老房子破旧但温暖,我的童年,就是在这里过的。小时候的我,身体不是很好,经常会着凉感冒。“咳咳……”我一边流着鼻涕,一边咳嗽着,似乎肺都要咳出来了。外婆看到了,非常心疼我。她抱起了躺在床上虚弱无力的我,一边用她黝黑的手轻轻拍着我的背为我顺气,一边用柔和的语气对我说:“瑞,我给你做冰糖雪梨吃呀,吃了它,你就不会难受咯。”

她的话语就像是杨柳春风,轻轻拂过我的脸颊,让我的心暖暖的柔柔的十分慰贴舒服。那时的她,还十分精神,脸上没有那么多的皱纹,发梢间只有点点银白。外婆用双手轻松地抱起小小的我坐到沙发上,然后去穿鞋,笑眯眯地说:“乖乖哦,外婆去给你买梨去。”

我像一只小猫,安安静静地趴在沙发上,一侧身,透过窗子,朝楼下看去。冬日里的暖阳溜过光秃秃的树枝,好像一群误入凡间的小精灵,在嬉戏玩耍。它们调皮地照在了正在前进的外婆身上。就在这一瞬间,我内心感到了无比的安宁,头也不难过了,鼻子也不再堵了,喉咙也不痒了。温暖的困意袭来,我在午后的暖阳中熟睡了……

不久之后,我醒来了,外婆正在厨房里忙碌,我知道她正在为我做冰糖雪梨呢。外婆一般会选用那种个头很大的黄皮梨,在涓涓流水的冲洗下把梨彻底洗干净,然后用小刀小心翼翼地把梨子的柄摘掉,将带有柄的那一端削掉大约四分之一,再通过小刀把里面的核挖掉,向里面塞入冰糖,最后用三根牙签把之前切下的梨肉与剩下的梨肉固定起来,放进锅里煮。外婆其实算不上一个手特别灵巧的人——她的手指有点粗,皮肤看上去也有点干燥,但是她做出来的冰糖雪梨却十分细腻,形状完整。

过了不久,梨子上桌了,热乎乎的蒸汽飘满了整个餐桌。我深深地吸了口气嗅一嗅,梨子的清香直通鼻窍,清润沁人,一直清爽到肺里。我小心翼翼地揭开了那三根牙签,梨子中间是清澈的糖水。冰糖一部分化作了一汪水,还留在梨子中间,一部分已经渗入梨子里,化作无踪影的清甜,一部分融化在汤水里,滋润着整个梨子。我迫不及待用勺子挖开一些梨肉,细细咬上一口,鲜甜多汁,入口即化。一瞬间,好像阳光普照在大地上,清甜的味道驱散了痰涕的黑暗,这个味道萦绕在我的心田,久久不能消散。外婆就在一旁看着我,面带笑意。

其实我的外婆就像是一碗冰糖雪梨,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,总会及时出现,她不会张扬地说出来,只是站在我的背后,默默地滋润我,给我鼓励,让我的心灵解渴,伴我慢慢成长。

只是时间它从不肯放慢它的脚步,滴答滴答,从每个人的指缝间流走,无声无息。当年外婆是如此的能干精神,如今也已老去,青丝变白发,皱纹悄悄爬上了她的脸庞……

当年的老屋,渐渐废弃了,无人问津

某年某月某天,几幢几楼几号,只有那一碗冰糖雪梨,在回忆的洪流中散发着迷人的清香,久久不散……

排版:庄全

审核:孙焕兴

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#个上一篇下一篇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qingliuzx.net/afhzp/220.html


当前时间:


冀ICP备2020029325号-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