团山游记
文/静心
诵读/落雪无声
团山梨花清明节前后陆续开放。每年都欣赏影友的美片,我则第一次来到这里。
跨过西海汶水桥一路爬坡向南,顺新修乡村柏油路经“鲁王庄”“龙王村”爬上东侧高高大陡坡,就到团山村。又往北经过村窄巷,爬坡七拐八拐蜿蜒山路看到古老的红色寺庙。从车窗内观看春山丽景,飞霞红晕的艳红桃花点缀层层梯田山脊,一树树绿意渐浓绿肥白瘦雪白梨花,翠染素色,宛如素颜少女清纯可爱,还有红瓦房山峪中的依山错落高低纯朴山村。山青水秀美不胜收之地,颠覆了“山窝窝”我固有的团山印象。
高庄团山,北与九条峪相接,西傍笔架山,南接马嘴山,呈东西向,因山顶似圆形,故名团山。
据说团山寺,始建于明代,古老的红色寺庙,寺外东、西、北侧依山坡栽有上百年的梨树,开满了穗穗雪白的梨花,此时节,花谢叶多,新展的绿蜡的叶,渐渐遮盖了雪白的梨花,红墙绿叶、白素梨花自然三色更展现了山的生机。不远处一潭碧绿的清澈的湖水,湖水南岸东侧几株云蒸霞蔚团团桃花映着锦色霞彩。西山一树树绿莹莹的梨树层层梯田错落别致、石屋古朴原始,此清幽之地我一下喜欢上了。那石路边高高的红色凉亭,路右边一排当地特有的圆头黑色石,整齐排列,如石和尚面向团山寺庙,打座听经修炼者。虽晚来几天,未看到梨花盛开似雪,漫山遍野披白雾纱的极妙山景色。此来不晚亦看到粉霞旖旎嫣然的桃花,新绿浓盛的盎然青山。各有各的妙处、新奇!春季时节短,短的寸寸光阴计算,眼里处处是美景,叹服大自然原始、质朴人间芳菲四月天。这美妙的幅幅春山画卷。
一边随心所欲的漫游,一边与一旁的老公聊着我的老家。我的叔伯姑就嫁在团山村,二姑我有印象,高嗓门、中等个,大眼睛,黑黑的头发,握着纂的小脚老太太,穿着淡青鸭蛋浅青白色的偏襟褂,往外翻翘的雪白袖口,尤其显眼,也更显出了姑姑说话干练办事利落。在老家石榴树下坐着,给孩童中的我留下极美的印象。只是他的老公,瘦瘦高高黄瘦的面目。那时心里就想怎么二姑嫁在了“山窝窝”里。因这村与我们村相隔十多里路,又是崎岖山路,翻山越岭的大山,所以没来过一次。但这个村名早在儿时就熟的。
现如今公路通畅大山与外面连接了起来。如今这里已是游人不断,一处纳凉踏山、步行赏梨花看山四季之景,绝佳胜地。年中央电视台曾报道团山梨花盛开。漫步团山,梨树姿态万千。山崖下,石壁间,沟壑中,处处自然生长的上百年梨树,团山村种植梨树已有七百多年,品种为黄梨、脆汁多,香甜可囗,当地一大特产。漫山遍野梨树多亩。不乏百年以上老树。花开时节,似雪云涌,又似银波琼浪,景象蔚为壮观。
春季休闲时光,游玩要的是份恬静、唯美好心情。看着一步一景美丽家乡的山。走到湖南岸,走进漫过人头高的干石渠内顺水渠跨过一段不见景的地段。哇,别有洞天。又一深湖呈现在我们面前,高高湖堤岸原始干垒的古人砌的石坝完好的保存。三两爱好垂钓者正钓上一尾七八两的鲫鱼,我像获得此鱼一样高兴。顺湖堤西岸、南岸一株株古老苍劲的虬龙苍枝,别样天然造型的硕大粗壮的绿叶白花相间茂密的梨树让我惊叹!曲径幽深,此处才是古梨树生长之地呀!引用《桃花源记》“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。渔人甚异之,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……”怡然自乐形容此处之佳境吧!真正找到清幽古树虬龙梨园圣地。相遇几位写生的画家,攀谈起来。他们一年要来此处三四次,此地老树的梨个大、汁多、香甜。采摘时节得提前预订。
看这如诗如画田园风光,醉在这夕阳余辉旷野。山中天黑早些,我们结伴走出让人往返留恋的团山,生机缤纷的梨园之地。
/4/9写于团山梨花开,逛山游记。
摄影/视频制作/编辑/自在山水间
静心:爱好文学,常行走山涧小路,乡村田野,爱爬山;爱摄影,喜欢记录所见、所闻、所想;畅抒心灵,感悟自然、感悟生活、感动自己。
监制:华语微声
诵读简介
落雪无声,八十年代师范学校毕业,做过小学教师,基层公务员,现供职工程咨询公司,闲读诗行娱小我,用诵读传递诗和远方.
文字校正:鸣玉堂主
文字校正:鸣玉堂主
编辑:静心
编审:华语微声
自在山水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