彝族人相信万物有灵,
人与自然和谐共生,
天地厚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巍山,
而巍山孕育了不可替代的红雪梨。
一代代的巍山彝族人,用心传承,
守护真味,大理自然味!
先天基因野性
巍山·彝族人·红雪梨
巍山红雪梨,属自然杂交形成的优良地方品种,由巍山的独特地理气候孕育而成。千百年来,由当地彝族人民传承种植,因成熟于冬季,当地又称之为“冬雪梨”,曾以鲜、美、香、甜的特点获云南优质晚熟梨第一名。
文献
巍山红雪梨起源于巍山县五印乡,巍山县地方旧志丛书(清)《蒙化志稿》、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志》、《巍山年鉴》、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农业志》、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林业志》等中都有有关红雪梨的记载。
有关红雪梨记载的文献
《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农业志》-林业志-第一章第四节-鲜果:
红雪梨年经云南省农业大学、昆明技术开发中心组织红雪梨可行性研究专家评审会鉴定评审,认为“巍山红雪梨,具备晚熟、耐储、外观艳丽等特点,有开发利用价值”,并批准列入年省级“星火计划”项目。在11个乡25个自然村,已结果大树有株,年产23.8万千克。在原有树种的基础上,年已嫁接红雪梨6万株,年嫁接6.1万株,年嫁接8.9万株,以后则按逐年开发规划进行嫁接。
王树
目前,在海拔米的五印乡鼠街村委会新家村上队,生长着一棵多年的“巍山红雪梨王”,天然而生、自然繁衍。
巍山红雪梨王树
《红雪梨栽培》李多闻(著),这样描写红雪梨王:
在海拔米的鼠街乡新家村上队,那里山高坡陡,路隘林深,粮食以种植包谷、荞子、小麦为主,属高寒贫困山区。但往往是深山出俊鸟,大海潜蛟龙,这里却长有一株自然杂交而成的红雪梨,它已经在这片土地上巍巍挺立了二百多年。其子子孙孙遍及巍山乃至大理州各县,甚至我省的玉溪、曲靖、楚雄、昆明、丽江等地区都有它的血脉。
它还有个怪癖,越是高寒地区越长得好,真是哪里艰苦哪安家!而却又以美丽、多汁、甘甜的果实奉献给抚育它的人,乐于给高寒贫困地区带来福音,人们称它是母亲树,扶贫树!
这株红雪梨树高8.2米,围粗3.4米处,冠径:东西12.7米,南北12.5米,在分类学上把它划在蔷薇科、梨属、滇梨系统(即有火把梨的红色,生理成熟时果肉内单宁经氧化褐变不涩、风味转好品种群的代表种)。
品种特性
巍山·彝族人·红雪梨
特性一
超长生长期,经春风夏雨,历秋阳冬霜
2月底萌动
3月初开花
10月下旬~12月
果实成熟
耐贮藏
可贮至翌年梨花盛开时节
品种特性一
特性二
果实鲜美,色泽艳丽,汁多香甜
个大规整
平均单果重g
表皮底色发黄
带有胭脂红色
肉脆多汁
酸甜适口,
野果风味浓郁
品种特性二
特性三
营养积淀丰富,是水果中的“粗粮”
“
巍山红雪梨内在品质指标:
巍山红雪梨酸甜适度、营养丰富,可溶性固形物≥7.5%,硬度≥2.8kgf/cm,总糖≥4.8%,可滴定酸≤3.0g/kg,总氨基酸≥1.8%,维生素C≥2.0㎎/g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