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文由竞璇茶香原创
作者:曾小侠
十月的武夷山略带凉意,不少茶农已开始采制岩茶冬片
曾小侠顺道把各种茶树的叶子收集起来,制成标本,放在家里的茶桌附近
每当朋友们来家中品茶时,目光总会被那片巨大的茶叶所吸引
“这么大的叶子,是什么?”
“你们可能没品尝过,这叫佛手“
相信不少茶友和小侠的朋友一样,对于岩茶佛手知之甚少
只因其名不扬,但并非等于没有实力,相反这款略偏佛系的岩茶背后有着不一样的来历和与众不同的味道。
(一)
佛手的由来相传佛手诞生于福建永春县的寺庙里,庙里的法师好做实验,灵机一动便把茶树树枝,嫁接到香橼树上。
没想到这样一来,茶树长出来的叶青非常厚大,就如佛祖的手掌般大小;且味如香橼般清甜,故名为佛手。
明国初年,安溪茶商机缘巧合地把佛手带到了武夷山,种植于鹰咀岩到慧苑坑一带
结合了武夷岩茶的工艺、独特的山场环境和寺院文化,更将佛手的禅茶一味演绎到一种新的境界
(二)
香气,滋味让人难忘提到岩茶佛手,除了那巨大的叶子外,最能让人记住的便是那清幽的雪梨香
从做青开始,经过3次摇青,一种冰糖炖雪梨般的甜香便弥漫着整个桶间,让人浸透心脾
杀青时,滚筒边这股梨香会变得更成熟,丰富饱满,具有扩张力,就像刚出炉的蛋卷,香气四溢
待到初焙,就连茶厂外都能清晰闻到清甜的梨香,此时,彷佛来到了3月里的梨园
在里面制茶的你绝对舍不得离开
如果说刚制成的毛茶佛手还略带点青涩
那么经过数次碳焙凝练后的精茶,则是绵绸顺滑的汤水夹带着清晰的香气
乌润壮实的条索让人赏心悦目,温棉的雪梨香不时从茶干中飘散出来。
经过一番沸水沐浴,清甜的梨香跃然而出,当你轻呷一口深橙色的汤水,清爽的雪梨香和浓厚甘醇的茶汤将会彻底征服你的味蕾,让人为之惊叹
3泡之内越发沉稳的梨香,稠厚感直线飙升,都使你久久不能忘怀
4-6泡,通过略微延长的坐杯时间,这种极为舒畅美好的感觉得到延续,轻轻的回甘珊珊来迟,但越发强劲,津液不自觉的从两颉冒出,伴随着这种畅快感多半会不自觉举杯再饮一口。
7-10泡,浓厚的汤水渐转淡薄,杯盖中仍能嗅到一丝香甜的雪梨味,淡雅的尾韵倍感舒适。
(三)
品饮佛手后给人的整体印象是柔和淡雅的感官下充满着厚重的滋味
这像极了佛低调善雅的身后潜藏着无穷的法力
这种法力在福建省农大的研究报告中得到证实:
佛手岩茶浸出物中的氨基酸在所有乌龙茶里的含量是最多的
这类的氨基酸能起到软化血管,降血压,提高记忆力等作用
在当今水仙,肉桂和名枞光芒四射的照耀之下,佛手虽然没有名气,一旦你接触了这款佛系的小品种后,它的内涵足以在你中牢牢占据一席之地。
好啦,今天说到这,如果您有更多武夷岩茶新知识,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补充
喜欢我的文章除了点赞收藏转发,也别忘了手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