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久咳不愈,收藏好这份食疗方
孩子长期咳嗽反反复复,明明什么药都吃了,就是余咳不止,到底什么原因?
中医认为,孩童从出生到10岁前,生理特点“脾肺娇嫩,卫外不固”。而秋冬换季、刮冷风时外邪就会从口鼻大举侵入,就会容易患外感,留下各种呼吸道问题。小儿常见的外感为患有风寒,风热,风燥的咳嗽类型。
咳嗽是起于肺,常涉及脾。因此辩证施治,用食疗调理可以事半功倍。
01风寒咳嗽
(多见受寒引起,体内有寒湿)
对应症状:怕冷无汗,流清鼻涕舌尖淡红、舌苔发白无痰或白痰、夜间咳嗽加重
对症吃:火烧红橘
做法:在橘子清洗干净后,底部用筷子戳一个洞,放入几滴茶籽油,或者菜油。直接放锅子上炒,直到外皮发黑,用手摸皮明显发烫即可。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剥皮不要将橘络给扔了,橘络也是一味中药,能理气化痰,所以一定要连同桔肉一起吃效果才更好。
02风热咳嗽
对应症状:发热怕冷,汗微出,眼屎多舌尖发红、伴有口臭黄脓鼻涕、黄浓痰多为阵发性咳嗽、声音很响、日间咳
对症吃:川贝炖梨、萝卜水
做法:
1、川贝炖梨:主要食材有川贝母、百合、陈皮、梨子、冰塘。首先将药材洗净备用,陈皮切丝,梨子洗净,去皮去心切块,放进锅中炖约2小时,起锅前加入冰塘即成。
2、萝卜水:白萝卜切成块直接放进水里,也可将白萝卜洗净后切片或切丝加水进行煎煮,用小火慢煮1-2个小时,服用后可以起到一定止咳化痰的效果。除了单纯用白萝卜进行煎煮外,也可以在里面加入陈皮、蜂蜜、百合、川贝、雪梨等共同进行炖煮,也可以帮助起到止咳化痰的功效。
03风燥咳嗽
(秋天易出现,持续到冬天)
对应症状:口干、少痰或无痰、咽痒痛口唇鼻干燥大便干燥、小便短赤
对症吃:安神润燥汤
做法:全当归、杭白芍、二冬、女贞子、龟板、元参、茯神、竹茹、浮小麦、生地、甘草。
有时孩子燥咳和外感(即寒咳/热咳)咳嗽,很难判断。这种情况下,也可能两者兼有
寒咳+燥咳=凉燥咳嗽食疗方:前期排寒,用红糖姜茶、紫苏水后期健脾润肺,可用太子参无花果瘦肉汤
热咳+燥咳=温燥咳嗽食疗方:热咳痰多,用川贝炖梨少痰燥咳,用川贝杏仁粥
04刘教授划重点
孩子出现咳嗽的问题,一定多观察,不要因轻微的咳嗽症状,盲目的吃药。要分清孩子咳嗽是哪个阶段,对症解决!
婴儿可用湿毛巾敷鼻子,儿童可以用热水熏蒸鼻子,这样可湿润呼吸道有利于分泌物排出。有痰咳不出的情况可配合多拍打足三里到丰隆穴,并多从上到下做背部捏脊。如果还是无法缓解,即使咨询医生的帮助。
刘奶奶的话
医院儿科的刘晓鹰主任,在这里我会每天给家长们分享关于如何科学正确的喂养孩子的知识,也会教大家如何护理生病的患儿,希望这个文章能帮到更多人,少走很多弯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