丰收的雪梨
炎炎夏日,闷热烦躁时,吃一枚沁人心脾的雪梨即可祛热消暑。近日,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在贵阳市息烽县流长镇前奔村看到,这里的亩雪梨已经成熟。吃梨消暑,来这里没错。
据了解,梨含有丰富的氨基酸、维生素、矿物质、糖分,有生津止渴、祛热消暑、滋阴降火的功效。流长镇的前奔雪梨在当地小有名气,目前正迎来前奔梨的采摘季。前奔梨适应性强,产量高,品质优,果皮色泽金黄,果肉雪白细嫩,食之汁多味浓,清甜可口,清脆化渣。
果农在分拣包装雪梨
过去,前奔村石漠化较为严重,当地村民以种植低效农作物为主,收入甚微。为了改变现状,前奔村利用当地海拔较低、日照充足、气候温和,适宜雪梨、柑橘生长的天然条件,引导村民发展雪梨、柑橘等水果种植,让原是一片贫瘠的石旮旯地生机盎然,瓜果飘香。
这个夏天,依山傍水的前奔村又迎来丰收季,金灿灿的雪梨沉甸甸地挂满枝头,散发着诱人的果香。村民在自家院子里打理清晨刚摘下的雪梨,家家户户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几乎每家人的院落里,都堆满了刚摘下的雪梨,村民们围坐在一起,给雪梨分拣、称重、装箱。
套袋的雪梨卖相好
记者在村民王正义家果园看到,他家的套袋雪梨表皮是绿色的,俗称“绿宝石”,不套袋的则为黄褐色。他家5亩雪梨年产量1万余斤,产值约6万多元。据果农介绍,无论套不套袋,只是卖相上的差别,其果皮颜色虽变了,但味道没有变,依旧清甜、沙脆。王正义说,他每天平均能卖出五六百斤雪梨,除了周边熟人游客前来购买,还卖到了北上广等地,每年的雪梨都能销售一空。“我家种了10余亩雪梨,今年至少能收2万斤,这几天采摘期,亲戚朋友都来帮忙。”果农梁芳说。据前奔村党支部书记王正忠介绍,在前奔村,像王正义和梁芳一样种植雪梨见效的村民有60余户,每户年均增收3万余元。收入增加后,大部分村民盖上了几层楼的小洋房,日子越过越好。据统计,前奔村目前共有雪梨亩左右,今年总产量达40余万斤,总产值将达余万元。采摘期可持续到8月中旬。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贾华
编辑郝梦
审校罗玮
签发李中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