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几年有一个关心人的方式,叫多喝热水!感冒了,多喝热水,肚子疼,多喝热水,着凉了,多喝热水…
感觉热水能治愈所有,而且身边的朋友总是和我说,要多喝水呀,排毒,对皮肤好,看你干干巴巴的,一看就是喝水太少了。
喝水这件看似再平常不过的小事儿,实际上注意的点也有很多,很多人都把多喝水当成给自身排毒的方法,其实是错误的!
央视频曾经发过这样一条文章,日常不能乱喝水,尤其是喝水过快,过多,过少,过凉和过烫。
下面咱们就来细说,这些喝水排毒法,究竟是对是错,这些误区一定有你踩过的坑!
误区一:多喝热水,对身体好
国人对热水一直都是情有独钟,这还得从爱国卫生运动说起,那个年代,全国都号召喝热水,推广保温瓶,想很多大的厂子,学校都有开水房,我们小时候还见到过,在饮水机普及以前,家家户户都有个暖水壶。
建国初期,之所以号召喝热水是因为当时的卫生环境很差,自来水管并不像现在这样普及,很多地方的生活用水都是附近的河流,一条河里,洗菜,淘米,洗衣服,刷鞋,虽然这水是流动的,但是水里的细菌含量也是可想而知,这样的水不烧开,你敢喝吗?
所以老一辈的人也就养成了喝热水的习惯,而且要多喝,喝烫嘴的水最好,小时候我妈就是这么一再叮嘱我,尤其是遇到伤风感冒,更是一杯一杯的热水灌下去。
久而久之,这个热水就成了神奇的方子,喝热水也变成了很平常的一件事,发展到现在也就是保温杯里泡枸杞了。
但是喝太烫的水会烫伤喉咙,导致肿物出现,据研究表明,超过65°C的热饮,被列入了2A类致癌物名单,对人很可能致癌。、
倒也不是说大家以后就不能喝热水了,而是要稍微改变一下饮水习惯,不要喝太烫的水,我们的喉咙食道对温度很敏感,表面又覆盖着娇嫩而脆弱的黏膜,一般适宜进食的温度是10℃~40℃;能耐受的高温在50℃~60℃;超过65℃足以烫伤黏膜。
当然这种是日积月累的,偶尔几次我们的食道还是可以自我修复的,但是不要让食道喉咙长期处于损伤,修复,损伤的状态下。我们刚倒进杯里的水一般是八九十度,在室温内放个几分钟就会变成五六十度,就可以喝了,只要把热水稍微放一放,晾一晾,喝之前用嘴唇试试就可以啦。
误区二:有病多喝水,胜过吃药
还有一种情况,就是我们每当肚子疼胃疼,或是感冒伤风,甚至头疼的时候,身边人总会说,你多喝点热水,但是这个多喝热水,有时候管用有什么就甚至情况更糟。
水分的摄入确实能滋养我们的身体,比如补充身体亏空的水,像是感冒发烧的时候,多喝点水,会舒服一些。但是如果胃疼和姨妈痛的时候,多喝热水,重点在热不在水,哪怕用个暖水袋或是暖宝宝,那效果一样不差。
而且早在医圣张仲景的《伤寒杂病论》中就批评过生病多喝水这件事:“其不晓病者,但闻病饮水自愈,小渴者乃强与饮之,因成其祸,不可复数也。”
别再听信生病多喝水了,也别在自己本就不渴的情况下,咣咣往里灌水,这样出现的问题更多,即使是正常的身体,喝水太多,也遭受不住。
误区三:每天要喝8杯水
有多少人都被这个八杯水的理论误导了。当时大力宣传八杯水,说是这是身体一天所需的水量,喝不够体内毒素就排不出等等,一个劲儿的让大家多喝水。
这个应该是源自膳食指南推荐,成年人一天要喝~毫升的水,换算成杯的话,大约是八杯,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后面的一句话,这些水是包括我们吃的食物,比如喝了一杯果汁,吃了一些水果蔬菜,这些都含有水分。
如果每天真的纯喝八杯水,别说是排毒了,光是身体就要遭受不少罪。
《黄帝内经》中就说过了,我们身体的水,不以水的形态存在,而是以液的形态存在,为津液。像是眼泪,唾液,血液等等,都是我们身体需要的津液,我们喝进去的水,不是直接就能转化成身体所需的津液的。
这些水必须经过五脏六腑的消化转化,才能称为身体用得到的津液,没有被消化转化的水,要么以大小便的形式排出去,要么就留在体内变成了水湿。
在如今这个十个人九个脾胃都有问题的时代,都在喊着祛湿排毒,殊不知我们大量的喝水,不光不是排毒,还是给身体在摄入水毒,湿毒,本来体内的水湿就泛滥,还要硬灌下去八杯水,这是想要身体“发洪水”。
很多人觉得多吃水果多喝水,不吃饭能瘦,能把体内的毒素排出来,实际上这样造成我们体内越来越湿,毒素堆积越来越多,不光瘦不下去,反弹还特别厉害,把体内的阳气都给损坏了,身体会越来越虚,脸色也越来越差,更有手脚冰凉,总是腹泻等情况出现。
那么面对体内水湿重,喝水过多,水果吃的过多,我们要如何去平衡呢?
第一,我们要好好吃饭,不能光吃水果光喝水,要适量吃主食;
第二,不要一天八杯水了,早上一杯姜枣茶或是来上2~3片醋泡姜,把脾阳给升起来,中午一杯温开水,晚上喝一杯蜂蜜水,其他喝水的时间根据身体情况来决定就足够啦。
尤其是对于咱们体内湿气重,水湿严重的,早上一定要来杯姜枣茶或是醋泡姜,这个重点强调一下,因为姜有行散,祛湿,驱寒的作用。
尤其是脾胃虚寒,湿气重,吃点姜非常有帮助,而且还能健脾,振奋脾阳,体内的阳气足了,自然也有能力去对抗水湿。
那么为啥推荐大家吃醋泡姜呢?因为春天干燥,容易上火,但是有了醋的中和,姜就会变得没有那么辛辣,醋是酸的,有收敛的作用,即使春天每天都吃上2~3片,咱也不会上火的。
而且醋中有醋酸,能抑制脂肪合成,尤其是内脏脂肪,姜中有姜辣素,也可以抑制脂肪的囤积,醋和姜放在一起,这效果就是好上加好!
所以别再靠着生湿的八杯水和水果了,每天吃点醋泡姜,把体内的湿气散了,脾胃好了,运化能力上去了,就不会看上去肿肿的,虚虚的,肉松松垮垮的。
制作方法也很简单,人人都能学会。
做法:嫩姜,洗净后不用去皮,切成薄片,往姜片上撒盐,腌制一下,避免姜片水分太多变质,也会让姜片更脆嫩。之后挤出水分晾干,让姜片尽量干燥,放入罐中,再用醋去泡姜,醋本身是防腐的,常温或冷藏保存皆可。每天早上吃上2~3片即可。
别看做起来简单,用的食材也普通,但是祛湿的效果非常棒,咱们的百岁国医路志正老先生有一个养生习惯,就是每天早上来两片醋泡姜,如今百岁高龄,依然思维清晰,身体健康。
正所谓,早上三片姜,胜过喝参汤,如果懒得自己去腌制,或是对口感有更好的要求,那么这款用铜陵白姜做的醋泡姜一定不要错过,口感更脆嫩,姜味小,几乎没有纤维和渣滓,汁水特别足!
白姜是铜陵当地特有的,犹如佛手,从地中挖出来后,经过简单的修剪,就拿去加工制作,在制作过程中也本着0添加,没有防腐剂,没有添加剂,用的只有白姜,食醋,白糖,食盐和纯净水。
罐装的瓶子是玻璃的,更容易储存,不会被酸给腐蚀掉,而且玻璃瓶都是经过高温灭菌的,卫生有保障。手工切片,腌制,全程手作,吃的就是一个新鲜,没有过度加工,既是对食材的尊重,也是对健康的承诺。
一口咬下去又脆又嫩,满口都是姜汁,酸中带着一点甜和辣,但是这种辣只停留在口腔,不会呛嗓子,吃完能从喉咙一路暖到胃里,特别舒服。
而且醋是可以生津的,帮我们真正补充身体需要的津液,为了这一口正宗的美味,我们在选品时,多次到铜陵去考察,最终找到这么一款无论是营养还是口感都数一数二的醋泡姜,地道的原料,优质的制作工艺,才能呈现出这么一口绝佳的美味。
这款醋泡姜有两种口味,能吃糖的可以选择陈醋味,不能吃糖,可以选择酱汁口味哦。
误区四:多喝水对皮肤好,更细腻
多喝水皮肤好,这个是我身边朋友一直在叨叨的,皮肤要补水保湿才能白嫩,但是这里的水和保湿,不是单纯喝的水,而是维C一类的营养物质,以及和我们的身体的保湿能力有关。水只是发挥一小部分作用,但不是主要的,而且阳虚湿气重的人多喝水,皮肤变好,是因为水肿导致的。
阴虚体质的人,皮肤总是干燥,掉屑,多喝水能有些舒缓,但是却治标不治本。像是我们口干舌燥,喝水也不解渴的时候,一般是身体的津液不足,这时候光喝水没啥用,吃一些养阴的水果更好。
而且我们的皮肤,想要水润嫩滑,关键不在于喝水,而是在肺。所谓皮相在肺,骨相在背,只有把肺养好了,我们的皮肤才会从根源处好起来,想要养好肺,那么注意的事项可以从下面几点入手。
一是我们每日的呼吸,每天如果呼吸进去的都是一些乌糟糟的空气,又是污染又是雾霾的,粉尘又大,想想这肺里就干净不了,肺不干净,显现在皮肤上自然也不会干净。
所以遇到空气污染特别严重的地方,即使四周没人,咱们也把口罩戴上,能起到一定过滤的作用,周末去一些植物多的地方,公园,花园,海边等等。
二是可以清一清我们的肺经,在手臂处。顺着我们的手臂一路刮痧或是拍打下来,尤其是肘窝的部位,用手着重去拍打,会有红色或暗紫色的痧出现,颜色越深,证明肺经的污浊越重,一般每天拍打5~10分钟,先左后右。
三是吃一些养阴润肺的食物,水果或是蔬菜都可以,一是润肺二是补肺气,一般有银耳,山药,百合,雪梨等。
银耳滋阴补肺气,润燥又生津。雪梨有润肺化痰,清热生津的作用。
山药性味甘平,不但可以补肺气,还能健脾,肺气不足的人常吃山药就可以了,而且山药温而不燥,有理气润肺之效。
百合润肺,养肺,清肺,像是很多人长期都在咳嗽,这就是肺气虚,适合常吃百合。
平时煮个银耳雪梨汤,滋阴润肺,水润润的,更容易被身体转化为津液,也更好喝,不用喝那平淡无味的白水了。
做法:银耳提前浸泡半小时,去掉黄根,撕成小朵备用。梨子洗净,不用去皮,切成小块,百合如果用干百合,提前浸泡。
锅中加水放入银耳、雪梨和黄冰糖,大火煮开后转小火,一个小时候银耳已经软糯粘稠了,这时候就可以放百合了,避免煮烂。差不多再煮10分钟左右,即可关火,特别适合春季食用,或是遇到外面雾霾天,沙尘暴,也可以经常煮这个汤来喝。
如果懒得自己煮汤,也可以试试这种开袋即食的白色糕点,白合糕,用十余种养肺的食材搭配制成,有山药、薏米、藕粉、百合、银耳、桂花、胖大海、枇杷、雪梨、薄荷等。
莲子清热的效果很好,尤其是肺热,总是咳嗽上火,这时候吃点莲子可以清肺火。
枇杷滋阴润肺,能“止渴下气,利肺气,止吐逆”。
藕粉滋阴润肺,对于肺气亏虚有一定帮助,而且它还有清热降火的作用,适合咱们肺热痰多的朋友。
所有的食材都是经过简易加工,打成细腻的粉,经过低温烘焙,保留了食材的营养,避免高温破坏,吃的就是这一口地道的滋味和营养,多种食材搭配,口感也十分丰富,入口是淡淡的桂花香,吃到最后,有一股清凉之感,混着薄荷的味道。
QQ糯糯的,有嚼劲儿,吃起来很细腻,清甜补齁不腻,这种清香是食材中特有的,并非一些添加剂调出来的味道,这款糕点也是不含防腐剂,添加剂的哦。
麦芽糖甜丝丝的,还能养胃,还不容易生痰生湿,低脂橄榄油,更健康,好吃不怕胖!软糯细腻,牙齿松动的老年人也能嚼的动。
每一颗都是独立包装,干净卫生,方便储存,每天吃上2~3颗,满足口腹之欲的同时,补充津液,给身体润一润。
如何喝水才更好?
喝多了怕运化不掉,生湿气,喝少了又怕身体太干,那要怎么喝水才对呢?我们可以本着,不渴不饮,喝温水,小口慢饮,少量多次来喝水。
渴了就喝,饿了就吃,是身体的本能,我们应该多听从身体的话,不能觉得喝水多生湿,渴的嗓子冒烟还不去补水喝水。
如果不知道如何喝的,可以每隔3小时,就喝一些温热的开水,一般晚上过了7点就尽量少喝水,不容易被身体运化,可以在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,多喝一些,这时候膀胱经的气血旺盛,排泄我们的水湿也更容易。
同时,央视频也分享出来几条喝水的方法,推荐给大家:
①勤喝水,每次三四口;
②慢慢咽,不大口喝水;
③学会吃蔬菜水果,从果蔬中摄入水分;
④运动大量出汗,可以喝点淡盐水;
⑤满足身体所需的用水量,每天约毫升(包括水果,粥菜中摄入的水分)。
所以别再信奉一天八杯水的原则了,身体出问题,找原因是关键,多喝热水并不能解决一切,喝水,要喝适量的,满足身体需要即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