点上面“医易同修”免费订阅……
疾病查询
健康指导
养生经典
医技知识
有病不求人
大漠沙如雪,
燕山月似钩。
何当金络脑,
快走踏清秋。
——唐
李贺《马诗》
▼
露从今夜白,月是故乡明。“八月节……阴气渐重,露凝而白也。”早上起得早,能在草丛中看到晶莹的露珠。
天渐凉,秋日渐成格局,鸿雁起身从北方飞向南方。
玄鸟就是燕子,燕子春去秋来,秋天了,燕子从北方飞回南方。
秋主收藏。鸟儿也一样,群鸟开始储备食物过冬,许多鸟还会换上丰满的冬羽,迎接寒冬降临。
白露之秋,已凉天气未寒时
▼
从白露到霜降,是仲秋。肺属金,通气于秋。圆运动认为:“白露秋分二节,热降液生”,阳热由夏日的弥散逐渐收降到地下,所以地表开始出现露水。
若此时热降不足,阴液就会少,人体也是一样,阴液不足时就会出现各种秋虚、肺燥的症状了:咽干舌燥、口唇干裂、干咳、皮肤头发干燥等等。
秋燥不是多喝水就能解决的。要把水转化成体内的津液,这种干燥才能真正化解。今天就推荐几个润肺、解燥、化解秋虚的食物和方法。
白露养润第一步:通
▼
白露至,真正“黄金美容季”开始了。
到白露,湿气也逐渐收敛,喝些滋润的小汤水没那么容易滞住。这段时间,阳气仍在体表,肌肤活性强,能很好地吸收营养,排出污垢。而且最重要的是,金气一开,肺气就开始旺了,肺主皮毛。
家里有刮痧板的朋友,建议白露做一次面部刮痧和肺经刮痧,透散面部风热、清理腠理深层污垢,疏通肺经补肺气。把一个暑夏遗留的风热、痰浊、瘀滞清一清。
白露养润第二步,
喝个润而不滞“甘露汤”
▼
有些人一到秋天皮肤、头发就特别干燥,那就更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养好肺气,油光水滑的秋天从现在就要开始准备了,因为这个时间很短,秋风一起,天一凉,这个“黄金美容季”就结束了。
今天这个白露汤,就是吴少冲老师根据这段时间的五运六气,给我们配的“甘露”汤,配方润而不滞,就像甘露润物无声。每年的白露我都会喝上几次。
青苹果一个、雪梨1个、银耳10克、南北杏仁共10克、茯苓10克、大枣3-5个。纯瘦肉克。1、瘦肉切成麻将大的方块,烧一锅开水淖掉血沫,捞出。2、青苹果、雪梨祛皮、祛核,切成大块;银耳凉水泡发、去蒂;大枣去核。3、所有材料放入汤煲内,加适量水,大火煲开后转小火,煲约1小时左右即可。出锅加盐调味或不加。素食者,可以去掉瘦肉,加一小片陈皮(陈皮要先泡一会,然后抠掉里面那层橘络,不然口感容易发苦)。中医的美好在于,大多数时间,它需要你做一个精致的吃货。因为常常会用到五谷、蔬菜、果实、肉啊什么的,来协助药理,补足正气。
白露汤煮出来带一点青苹果的微酸甜,汤色浓白,香气很正,是气质和味道都很干净的那种汤。拍完我连喝了两碗。我觉得加一点盐,汤味更惹人。
带一身初秋之气的小果子,可以清肝胆、化胆石、止泻化湿。那酸法最适合现在吃来清肝胆火气。
生吃清六腑之热,熟吃滋五脏之阴。清代医学家王孟英将生梨汁誉为“天生甘露果”,因为它能滋肺阴,养胃阴,止烦渴,治热痰。梨生吃寒凉,体质虚寒、容易腹泻的人要少吃,所以“天生甘露饮”虽好,但秋燥症状消失后就要少吃了。平时吃梨最好的方法是炖服。
银耳滋润而不腻滞,经常熬夜、阴虚火旺的人一般都受不起温热大补,吃银耳却刚刚好,银耳坚持吃一阵子,皮肤也会跟着变紧致、润滑。
此时主气还是太阴湿土,很多人依然体内湿浊严重,需要健脾祛湿。
就是南杏仁和北杏仁,南杏仁微甜,也叫甜杏仁,润肺止咳,适合平时吃;北杏仁微苦,宣降肺气,平喘,一般是药用。广东的干货店里,南北杏是剥了皮混在一起卖的,这样很好很方便。因为北杏仁有小毒,不能多吃,所以安全起见,做汤时杏仁每次最多放10克。
外地的朋友们若是买不到去了皮的杏仁,也可以不加,或者只加甜杏仁就可以了。(杏仁皮有股怪味,所以煲汤一定要去皮,像上图右边那样只留白白的仁)
这个汤一定要用瘦肉煲,瘦肉滋阴的效果好,而且没有异味。建议白露15天内不吃鸡、羊等热性,易生内热的肉类。
润燥补秋虚:冰糖陈皮雪梨汁
▼
梨、冰糖、加几丝陈皮炖煮20分钟。用于“风热攻心,烦闷恍惚,神思不安”之症。秋天用冰糖炖梨、炖银耳都有“1+12”的作用,如果放别的糖就没这种效果了。
这个小甜品既润肺还清肺热,陈皮性温,不但芳香解郁,还可以平衡梨的寒凉。(再啰嗦下,煮陈皮要先泡一会,然后抠掉里面那层橘络,不然口感容易发苦)。
1、如果夜里干咳就一定要用冰糖,流清涕改用红糖;2、肺热,鼻子热哄哄的,留梨皮同煮;3、痰多时加茯苓10克同煮。百花上露,令人好颜色
▼
道家认为露水是最适合人类饮用的水。
秋天采集的秋露有着秋天特有的收敛肃杀之气,多用来煎煮润肺杀虫的药。
按《本草纲目》记载,秋露有百花上露、百草头上露、柏叶上露等等,分别有不同的作用。如“百花上露,令人好颜色”,柏叶上露有明目作用。这跟我们如今作为化妆品的“纯露”是很大不同的。
白露过后,可以把金属质地的盆放在院子里,第二天早上会生出一些晶莹的露水。
(本期特别鸣谢:羊城中医吴少冲,按五运六气指导配制节气汤方。)
(本文为“医易同修偏方针灸食疗大全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