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个字。
甲骨文之,由亼和構形。亼,像屋頂呈三角之形,音ㄐㄧˊ(jí),義為屋頂,在此引申作「集」解。,是古代盛黍稷的器皿,是簋字的初文。金文、戰國文字、篆文之食,都承甲文之形而來,只是簋形的下方稍有不同而已。字經隸書,形變作、,頗失其形。楷書沿之隸書第二例以定體。食既由亼、構成,又和亼、沒聲音關係,所以在六書中屬於異文會意。〈名〉(会意。从饣皂,饣声。本义:饭,饭食)小人有母,皆尝小人之食矣。——《左传·隐公元年》粮食卖炭得钱何所营?身上衣裳口中食。——唐·白居易《卖炭翁》食物的通称廉者不受嗟来之食。——《乐羊子妻》食禄,俸禄君子谋道而不谋食。——《论语·卫灵公》〈动〉吃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。——宋·苏洵《六国论》靠着吃饭;赖以为生。引申为依赖、依靠尊为公侯,食邑万户。——《汉书·张安世传》享受;受居右,食嘉。——王充《论衡》背弃[诺言]
许衡不食梨
故事:许衡尝暑中过河阳,渴甚,道有梨,众争取啖之,衡独危坐树下自若。或问之,曰:“非其有而取之,不可也。”人曰:“世乱,此无主。”曰:“梨无主,吾心独无主乎?人所遗,一毫弗义弗受也。庭有果,熟烂堕地,童子过之,亦不睨视而去。其家人化之如此。”启示:许衡不吃无主梨告诉我们虽然梨可以无主,但是我们的心是不可以无主的,诚实就是金子,只有诚实的人才能受到别人的尊敬和信任。做人要有自己的原则.为人处事,有自己的道德标准.要抵挡得住诱惑,诚实待人。许衡的行为看上去是慎独的表现,但是事实,面对诱惑他没有选择避让,而是面对之,并借此引发他人的好奇心,起到教化他人的目的。